回看今年上半年,受大盘震荡下挫影响,阳光私募业绩大多出现滑落。不过,在6月下旬市场开始的一轮反弹中,不少阳光私募顺利抓住了反弹行情,业绩有所爆发。来自私募排排网的数据显示,7月份,共有33只非结构化私募单月涨幅超过10%。
可以说,抓住7月的反弹行情是不少阳光私募表现出色的最主要原因。
尽管在过去的7月份,上证指数最终下跌60.35点,跌幅2.18%。但是具体来看,一方面,自大盘于6月21日开始反弹算起,截至7月22日,这一段时间里上证指数累计上涨5.7%。
另一方面,尽管大盘自7月25日大跌开始正式结束此前的反弹行情,但是由于大部分阳光私募公布最新单位净值均在7月20日,对于7月25日的大跌并未计算在内,因此绝大部分阳光私募7月的表现还是相当出色。
来自私募排排网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非结构化产品中共有33只阳光私募7月收益率在10%以上。事实上,那些单月收益在5%至10%的私募是这次收益反弹行情的主力。统计显示,这批阳光私募共有186只之多。
而从具体产品来看,不少在2010年之后成立的私募产品都有所表现。同时,不少大牌私募虽然整体表现不突出,但也不乏优秀个例。
从整体来看,中小私募依旧如以往占据收益排行的前列,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中小私募业绩分化往往明显于大牌私募。
对于投资者来说,一面是历史业绩与风格一目了然的大牌私募,另一面则是业绩靠前但稍显陌生的中小私募。相对而言,大牌私募的稳定性适合稳健风格的投资者,而仅凭短期表现良好把握一只中小型私募实有难度。(来源:理财周报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