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当前被各类机构关注的获利模式,定向增发的魅力正在逐渐显现。各类私募机构包括私募基金、私募股权以及创投公司都纷纷参与到定向增发中,且其中不乏产业资本的身影。
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,从2006年到今年7月中旬,私募参与定向增发389次(不同私募参与同一时间同一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分开计数),涉及金额达到31亿元人民币。该统计显示,各类性质的私募机构参与定向增发源于2006年,并且在2010年10月和2010年12月,私募参与定向增发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,尤其是2010年的12月,规模达到了91亿元。
而从参与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行业分布情况看,机械、设备、仪表类的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最受私募欢迎。据统计,从2006年至今年7月中旬,私募参与上述行业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86次,涉及金额达到154亿元左右;其次是石油、化学、塑胶、塑料,共62次,涉及金额达到56亿元;排在第三的是电子行业,私募参与该行业定向增发30次,规模约为49亿元。
如果从参与定向增发涉及的金额看,截至今年7月中旬,投资金额最大的私募公司参与定向增发44次,涉及金额约人民币120亿元。另据统计,定向增发市场不仅吸引了很多二级市场类私募基金的参与,很多私募股权和创投公司也努力在定向增发市场分得一杯羹。当然,另外一些知名的私募股权和创投也参与了定向增发的投资。此外,部分一线阳光私募机构也开始光顾定向增发市场。
分析人士指出,可以相信,伴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、创新手段有所提升,定向增发的影响力和意义将更为值得深入思考。(来源:第一财经日报) |